环氧丙烷行业有了“绿色”标准 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chp 环氧丙烷 环氧丙烷行业有了“绿色”标准

环氧丙烷行业有了“绿色”标准

2023-12-28 20:05| 来源: 网络整理| 查看: 265

10月8日,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公告,批准发布了《石油和化工行业绿色工厂评价导则》等250项行业标准。其中,《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环氧丙烷》(HG/T 5971-2021)获批准,将于2022年2月1日开始实施。

据悉,《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环氧丙烷》规定了绿色设计产品环氧丙烷的术语和定义、评价原则和方法、评价要求和生命周期评价报告编制方法。

该标准的发布实施将引导环氧丙烷企业加强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,开展绿色生产,促进绿色消费,带动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。

2021(第四届)中国环氧丙烷产业链技术开发与产业发展论坛

2020年,全球经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,但环氧丙烷上下游产品却盈利丰厚,行业的高景气引来资本投资热潮。中国作为亚洲地区最大产销地,迎来产能扩张的爆发新周期,预计2021年新增环氧丙烷年产能将不低于百万吨,中国市场成为全球环氧丙烷新增产能的主战场。

与此同时,伴随国内新工艺技术的逐步成熟并推向产业化,环氧丙烷行业新旧产能更替加快,PO/SM、PO/TBA、HPPO、CHP工艺装置有望进一步替代传统的氯醇法装置。

为推进产学研深度合作,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,《中国化工报》社有限公司将联合泰兴怡达化学有限公司于2021年10月28~30日在泰州举办2021(第四届)中国环氧丙烷产业链技术开发与产业发展论坛,本次论坛将以“科技创新促绿色发展”为主题,聚焦先进生产工艺,探讨大型炼化一体化、丙烷脱氢制丙烯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发展路径、国内环氧丙烷装置运行情况、新工艺研发及产业化成果、下游领域发展前景等。

会议内容

(一)主题报告

1、解读“十四五”石化行业产业政策及对行业的影响

2、炼化一体化产业结构布局及产业发展战略格局分析

3、2021-2025中国环氧丙烷发展预期及投资机会

4、丙烷脱氢制丙烯副产氢气与HPPO组合工艺产业链经济分析

5、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全球聚醚、丙二醇发展动态

······

(二)

技术与市场

1、PO/SM、PO/TPA、CHP、HPPO法制备环氧丙烷工艺技术优化成果、项目开车状况及安全运营管理经验分享。

2、探讨双氧水创新工艺、新型环氧化催化剂、工艺单元配套技术、核心装备突破等。

3、聚醚、丙二醇/碳酸二甲酯、醇醚、阻燃剂、表面活性剂等产业链下游市场应用、配套情况及技术进展。

4、环氧丙烷下游二氧化碳基生物可降解塑料(PPC)技术路线与发展前景。

5、绿色发展提质增效之路,行业节能降耗、废水处理、清洁生产新技术、新设备。

6、行业转型升级智能化关键技术

······

(三)

热点聚集

1、PO/SM、CHP、HPPO工艺路线选择,新上项目运营状况、技术难点,及下游应用发展方向。

2、环氧丙烷产能密集释放及出口政策分析,探讨未来市场格局及市场机遇。建筑、涂料、服装、可降解塑料,哪些会成为环氧丙烷新的增长点?

3、HPPO法环氧丙烷项目中双氧水技术路线如何选择?新上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?

(四)

闭门会

环氧丙烷产业闭门会议(特邀参加)

(五)

参观

参观与技术交流活动(特邀参加)

重要提示

10月26日之前报名,参会费3500元/人

临会及现场报名,3800元/人

1.泰州站往返泰州金陵国际大酒店

(1)打车方案:

16公里,约25分钟车程;

(2)公交方案:

① 火车站(步行150米)104路至市财政局站下车,步行580米到达。

② 火车站(步行150米)K3路至市民服务中心站下车,步行770米到达。

2.扬州泰州国际机场往返泰州金陵国际大酒店

(1)打车方案:

40公里,约45分钟车程;

(2)公交方案:

扬泰机场专线(泰州线)(步行540米)至泰州客运南站,同站换乘109/104/10路至市财政局站下车,步行580米到达。

特别鸣谢

江苏怡达化学股份有限公司

常州瑞华化工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

大连理工大学

华东理工大学

宜昌苏鹏科技有限公司

山东石大胜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

中国石油化工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

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

......

联系方式

联系电话:13641072029(微信同号),13263369878

010-82039210、82035245

参会报名扫码加入环氧丙烷产业链群

【进群需实名(企业名称+姓名+电话+关注领域)】

原标题:《环氧丙烷行业有了“绿色”标准》

阅读原文



【本文地址】

公司简介

联系我们

今日新闻

    推荐新闻

    专题文章
      CopyRight 2018-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